大众网记者 朱晓娟 李飞 李新颖 青岛故事91微操盘
7月14日中午11点,即墨区本味小厨灶火正旺,老板刘春雷正在招呼前来就餐的4名环卫工人:“饭菜管够,大家别客气!”两大盆热腾腾的小鸡炖土豆、免费馒头、米饭和热水端上前……让忙碌了一上午的“城市美容师”们直呼“暖胃又暖心”。
“以前自己带饭,到中午就凉透了。现在吃饭免费,吃得饱还吃得好,连餐费都省了。下午干活更有劲了。”负责片区清扫的环卫工人抹去额角的汗笑着说。
谈起这顿免费午餐的初衷,刘春雷坦言,这是一场爱的接力。原来,这个故事还有一个主人公——杨珍英。
今年3月底,杨珍英目睹了环卫工人奔波在车流中劳作91微操盘,还坐在路边啃馒头,萌生了提供免费午餐的想法。正当她为场地发愁时,看到了贴在本味小厨玻璃上的“免费吃饭”海报,和老板刘春雷一拍即合。
“杨大姐出钱,我出钱、出力和场地!”刘春雷当即与环卫中心对接,次日便拟定供餐方案:一荤一素、15元标准的定制午餐。为让工人吃得舒心,刘春雷坚持按客人标准烹饪:排骨选肋排,蔬菜当天采购,米饭免费续碗。“成本没细算过,看着他们吃饱笑开颜,值!”刘春雷和杨珍英说。
谈起“免费吃饭”海报,刘春雷笑着说,这还得从2020年说起,那时的他正在崂山沙子口开餐馆,路遇外地打工的人没钱吃饭,为顾忌他们的尊严,便贴出了这样一张海报,其中所提到的“单人套餐”,是刘春雷的“助人暗号”。“我们店内不售卖这个,但只要点了,我们就了解了。”刘春雷说。
刘春雷的初衷和杨珍英不谋而合。这位64岁的阿姨,也早在二十年前,便开始了她的“公益事业”并持续至今,开始通过电视栏目资助,后来通过各类短视频平台帮助困难人群。“看到别人有难处,不帮心里过不去。”她家中抽屉里珍藏着一沓捐助凭证:2003年资助贫困学生的汇款单、2016年为孤寡老人购置棉被的收据……这份坚持感染了家人,儿子常帮她搬运捐赠物资,小孙子也学着给工人递水果。“只要我还能动,这顿免费饭就会一直做下去。”杨珍英语气坚定。
一份免费午餐,承载的是一座城市的温度。
从一个人到两个人,再到一群人,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关爱环卫工人和社会困难人群的行列。他们用“微小的举动”诠释着大爱的坚持和奉献,为铸就即墨这座文明城市新名片助添光和暖。
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